讓我們重新定義“垃圾”。其實,我們丟棄的“垃圾”中蘊藏著豐富的可回收利用的資源。市民丟棄的生活垃圾中,大部分是有機垃圾(廚余垃圾、果皮垃圾等)——肥料、飼料;另外紙張、塑料、玻璃、金屬等也占有相當大的比例——更不是“垃圾”,而是可以回收的寶貝!如果我們把“垃圾”分類回收利用,那就不再是垃圾了,而是寶貝!分類回收利用“垃圾”就等于增加了人類的資源。
據統計,目前生活垃圾中約70%為廚余垃圾、果皮等有機垃圾,20%為廢紙、塑料類垃圾,約4%為玻璃垃圾,剩余的為金屬及紡織類垃圾等。其中大部分都可開發利用為資源,即可以變廢為寶。
請看下列數據:
(1)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千克,節省木材300千克,比生產等量新紙減少74%的污染。
(2)每回收1噸塑料飲料瓶可獲得0.7噸二級原料或回煉0.6噸柴油。
(3)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.9噸,比用礦石冶煉節約成本47%,減少空氣污染75%,減少97%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排放。(www.ytxjwl.com)
(4)回收1噸廢玻璃可生產一塊籃球場面積大小的平板玻璃或500克重的瓶子2萬只。
(5)用10萬噸廢棄食物加工飼料,可節約3.6萬噸谷物飼料,可生產450噸以上豬肉。
再來看看今天被我們白白扔掉了多少資源:我國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達40億個;方便面碗5億~7億個;一次性筷子幾十億雙;僅北京一座城市一周就要扔掉廢紙6000多噸。我國干電池年消費量達70億~80億節,人均一年要消費5~6節,然而廢電池的回收率不足2%,98%混入生活垃圾之中。既污染了環境,又浪費了資源!
所以,我們必須推行生態文明,必須提倡低碳生活。百萬家庭低碳行,垃圾分類要先行。
上海每天生活垃圾清運量達1.945萬噸,保護土地資源、節約能源、實現資源循環再利用是我們的當務之急!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,我國城市每年丟棄的可回收垃圾價值300億元左右。